聯系我們
聯系方式:13759586575
咨詢熱線:0871-68105411
QQ資訊:3318153102
公司名稱:云南艾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阪?00號
公司網址:www.arugabyrockwell-makati.com
云南普洱雙筒觀鳥望遠鏡廠家給大家講講入門前選擇什么樣的觀鳥望遠鏡比較好?
來源:www.arugabyrockwell-makati.com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13日
對觀鳥愛好者來說,一架雙筒望遠鏡是必須,它可以幫我們觀測到更多鳥兒的細節,所以選擇一臺好的觀鳥望遠鏡很重要,但是對一些新手來說選擇什么樣的觀鳥望遠鏡比較好呢?下面云南普洱雙筒觀鳥望遠鏡廠家給大家講講入門前選擇什么樣的觀鳥望遠鏡比較好?
1、倍數:7-10倍比較恰當。新手往往喜歡用高倍,但高倍帶來的圖像抖動會抵消高倍下的細節辨認力,另外高倍必須配合大口徑物鏡才能獲得良好的觀測效果,但是大口徑會直接提升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影響便攜性,所以倍數并非越高越好,對于一般人來說,7-8倍就足夠了,臂力穩定可以選10倍。
2、口徑:口徑是指物鏡的直徑,一般在20-50毫米之間??趶叫t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好,但是成像亮度低觀測舒適差??趶酱髣t體積大重量重便攜性差,但是成像亮度高觀測舒適好。常見的20和25毫米口徑主要突出便攜性,適合做備用鏡。30和32毫米口徑則是效果和便攜的折中之選,42和50毫米口徑主要突出觀測效果,適合做主力鏡。
3、出瞳直徑和規格:出瞳直徑和成像亮度以及觀察舒適性密切相關。出瞳直徑的計算方法是用 物鏡口徑÷倍數。2.5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徑適合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中觀鳥,比如8X25/10X25,這些規格的好處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不過觀察舒適性較差。4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徑則可以放寬對光線的要求,比如8X30/8X32/10X42,可以滿足大多數場合的觀鳥要求。而5毫米以上出瞳直徑,基本上是全天侯型,尤其適合在黃昏和黎明時分觀察鳥類,比如8X42/10X50,亮度清晰度舒適性都很高。
4、棱鏡:雙筒望遠鏡中必須加入棱鏡以獲得正像,常見的棱鏡分為屋脊棱鏡和保羅棱鏡。一般來說采用屋脊棱鏡的雙筒望遠鏡鏡更適合觀鳥,其外型特征是鏡筒為兩根直管,物鏡中心間距小,適合觀測近距離目標。而且也容易做成充氮防水的結構,更適合戶外的惡劣環境。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好,但是采用屋脊棱鏡要獲得優良的觀測效果,需要使用高精度棱鏡和復雜的鍍膜,成本高導致售價也高。采用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其外型是彎彎曲曲的,物鏡中心間距大,最近觀測距離遠。不容易實現充氮防水結構(采用左右獨立調焦可以獲得高密封性,但是這種調焦方式又不適合觀鳥),另外體積大重量重。不過優點是光學上的技術含量低,用比較低廉的價格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還有一種采用反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比較輕便,但是口徑小,不適合做主力鏡。
5、最近觀測距離:觀鳥愛好者通常都希望有較小的最近觀測距離,以便觀察隱藏在灌木叢或草叢中的鳥。采用屋脊棱鏡的雙筒望遠鏡,其最近觀察距離可以做得比較小,通??梢越?米(比如森林人高配8X32最近觀測距離可達1.2米),采用反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的最近觀測距離甚至可以低于1米(比如賓得蟲蟲鏡,最近對焦可達0.5米)
6、調焦類型:在觀測林鳥的時候,鳥與人的距離是忽遠忽近。只有采用調焦才能適應被觀察物距離的快速變化。有些調焦的保羅棱鏡雙筒望遠鏡(比如施華洛世奇的HABICHT 8X30 雙筒望遠鏡),為了實現防水結構,對活動目鏡采用O形圈密封,導致調焦阻尼偏大,長時間操作會讓手指酸疼。至于左右調焦的保羅棱鏡雙筒(比如望遠鏡),調焦速度非常慢,不適合觀察移動迅速的鳥
7、防水和防震:觀鳥活動往往都在戶外進行,觀察環境多變,選防浸水的雙筒鏡,這樣才能使鏡子內部保持密封干燥,不起霧不長霉,提高望遠鏡的使用壽命。對于表面包膠的雙筒鏡,不但防震效果好,確保光軸穩定,握持起來也舒適。
8、鍍膜:對保羅棱鏡來說只需要鍍增透膜就足夠了,對屋脊棱鏡來說反射膜是必須的,要獲得良好的效果,除了鍍增透膜還需要鍍相位膜。所以在選擇望遠鏡的時候,有必要了解望遠鏡的各種鍍膜情況。
增透膜:當光線穿越玻璃和空氣的接觸面時會發生反射,不僅會降低成像的亮度,還會降低成像的對比度,令圖像的清晰度下降。所以需要在接觸面鍍增透膜來降低反射。有時工廠為了節省成本會省略內部表面的鍍膜,或者采用簡單的單層膜,采用多層膜會明顯降低光線的反射,國產望遠鏡的多層膜往往呈現為幽暗的綠色反光。一架好望遠鏡應該在所有的有必要的表面均鍍上多層膜,這種望遠鏡會標明是FMC鍍膜,但是基于目前國內的商業信譽,即使標明是FMC鍍膜也不一定是真實的。
鍍膜
相位膜:屋脊棱鏡會將光路中的光線分成兩束,在相遇時相位相反發生干涉導致成像模糊,相位膜就是為了補償相位差消除干涉,采用這種鍍膜后可以。
相位膜實拍:
反射膜:屋脊棱鏡中有一個面是無法全反射光線的,必須鍍一層反射膜來反射光線,常規的處理方法是鍍鋁膜,優點是不易被氧化但是反射率低成像偏黃,也可以鍍銀,優點是反射率比鋁膜高,但是有被氧化的風險,成像依然偏黃。目前方法是鍍電介質膜,這種鍍膜穩定性好,反射率高且隨波長的變化波動小,所以成像明亮不偏色。
9、 眼罩和出瞳距離:對近視眼/老化眼/散光的鳥友來說,觀鳥和在陽臺看風景不同,陽臺觀景時眼鏡可以摘下來慢慢調焦,而觀鳥往往先戴眼鏡搜索到鳥兒后直接使用雙筒鏡觀察。因此需要一個可翻折或者可旋升的柔軟眼罩,否則無法觀測到完整的視野。很硬的眼罩會令人非常不舒服。另外出瞳距離也不要選太短的,15毫米以下的出瞳距離會迫使觀察者把眼睛緊密的貼在目鏡后面,否則就看不到完整視場。
雙筒望遠鏡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如果希望觀測到更多的細節或觀測水鳥,那就需要一架高倍的單筒觀鳥鏡了,對單筒觀鳥鏡的要求如下:
1、光學類型:必須選短焦距的折射式望遠鏡,并采用防水結構。其體積小重量輕,成像銳利,耐用性好?。ǚ瓷涫胶驼鄯凳揭话愣加迷谔煳耐h鏡上,操作復雜、體積重量非常大、成倒像、可能在鏡身側面觀測、不防水,因此不適合觀鳥或者觀景)
2、物鏡口徑:口徑在50-100毫米之間比較適合,口徑與望遠鏡的體積、重量、倍數密切相關。太小的口徑會導致望遠鏡的有效倍數太低,起不到觀測的作用,大的口徑則意味著較大的體積和重量,對觀鳥人來說背個大家伙爬山涉水可不是件輕松的事。目前主流觀鳥鏡的口徑都在80毫米左右,選65毫米左右的口徑會比較輕便,配套的三腳架和云臺也可以輕便些。
3、物鏡材料:單筒觀鳥鏡的物鏡會采用ED玻璃制造,單筒觀鳥鏡的物鏡會采用螢石制造。ED玻璃和螢石的價格昂貴,而且加工成品率低,所以售價也很貴。ED玻璃和普通光學玻璃比,可以有效的減少色差提升成像的清晰度,尤其在高倍狀態下提升更加明顯。而采用螢石比ED玻璃的效果更好。
4、目鏡:單筒觀鳥鏡往往自帶變焦目鏡(倍數一般在20-60倍),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好的變焦目鏡視野會比較大,畸變比較小,出瞳距離也比較長。還有部分單筒觀鳥鏡提供不同焦距的定焦目鏡作為選配件,用它可以獲得更好的觀測效果,但是切換倍數時操作繁瑣。另外和天文望遠鏡不同的是,各品 牌觀鳥鏡的目鏡基本都不通用。
5、增透膜:采用增透膜還可以提升成像的亮度和對比度,減少耀斑和眩光,令成像更加明亮清晰。好的增透膜往往呈現幽暗的綠色反光。有些單筒觀鳥鏡基于成本考慮,在內部鏡片的表面并不鍍膜(外部鏡片的表面鍍膜很容易識別,所以一般不會偷工減料),或者只鍍藍色的單層增透膜。建議優先選擇FMC鍍膜的單筒觀鳥鏡。
6、鏡身材料:機型會采用鋁鎂合金來制造鏡身,牢靠輕便。常見的機身都是用鋁合金制造的,既便宜又牢靠,密度只比鋁鎂合金大一點。而低端觀鳥鏡的鏡身往往采用塑料制造,成本非常低,但是容易老化變形。穩定的鏡身結構是光學的保證,也是耐用性的保證,建議選擇金屬鏡身的單筒觀鳥鏡!
7、充氮防水:這是一項非常普及的技術,在密封的望遠鏡內部空腔中注入干燥清潔的氮氣,防止望遠鏡內部起霧長霉和灰塵水份的侵入,可適應氣候多變的野外環境,大大提高望遠鏡的使用壽命。
8、斜筒VS直筒:一般建議選斜筒作為觀鳥鏡,觀測角度合適。如果選直筒必須把三腳架升高才能夠得著眼睛,這會降低穩定性,觀測角度也不舒適。不過直筒比較適合連接相機或者手機拍鳥,因為視線和望遠鏡的指向是一致的。
9、三腳架和云臺:很多新手都忽視三腳架和云臺的重要性,往往不舍得在三腳架和云臺上花錢。選擇輕便牢靠的三腳架非常重要,輕便可以減少野外跋涉時的負擔,牢靠可以提高觀測時的穩定性,碳素三腳架是合適的選擇。配套的云臺不要選球臺,要選單柄控制左右和俯仰的攝像三維云臺,其操作是最簡單的,條件許可建議選液壓云臺,運行最流暢。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需要雙筒觀鳥望遠鏡的朋友請聯系云南普洱雙筒觀鳥望遠鏡廠家。
1、倍數:7-10倍比較恰當。新手往往喜歡用高倍,但高倍帶來的圖像抖動會抵消高倍下的細節辨認力,另外高倍必須配合大口徑物鏡才能獲得良好的觀測效果,但是大口徑會直接提升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影響便攜性,所以倍數并非越高越好,對于一般人來說,7-8倍就足夠了,臂力穩定可以選10倍。
2、口徑:口徑是指物鏡的直徑,一般在20-50毫米之間??趶叫t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好,但是成像亮度低觀測舒適差??趶酱髣t體積大重量重便攜性差,但是成像亮度高觀測舒適好。常見的20和25毫米口徑主要突出便攜性,適合做備用鏡。30和32毫米口徑則是效果和便攜的折中之選,42和50毫米口徑主要突出觀測效果,適合做主力鏡。
3、出瞳直徑和規格:出瞳直徑和成像亮度以及觀察舒適性密切相關。出瞳直徑的計算方法是用 物鏡口徑÷倍數。2.5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徑適合在光線明亮的環境中觀鳥,比如8X25/10X25,這些規格的好處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不過觀察舒適性較差。4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徑則可以放寬對光線的要求,比如8X30/8X32/10X42,可以滿足大多數場合的觀鳥要求。而5毫米以上出瞳直徑,基本上是全天侯型,尤其適合在黃昏和黎明時分觀察鳥類,比如8X42/10X50,亮度清晰度舒適性都很高。
4、棱鏡:雙筒望遠鏡中必須加入棱鏡以獲得正像,常見的棱鏡分為屋脊棱鏡和保羅棱鏡。一般來說采用屋脊棱鏡的雙筒望遠鏡鏡更適合觀鳥,其外型特征是鏡筒為兩根直管,物鏡中心間距小,適合觀測近距離目標。而且也容易做成充氮防水的結構,更適合戶外的惡劣環境。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好,但是采用屋脊棱鏡要獲得優良的觀測效果,需要使用高精度棱鏡和復雜的鍍膜,成本高導致售價也高。采用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其外型是彎彎曲曲的,物鏡中心間距大,最近觀測距離遠。不容易實現充氮防水結構(采用左右獨立調焦可以獲得高密封性,但是這種調焦方式又不適合觀鳥),另外體積大重量重。不過優點是光學上的技術含量低,用比較低廉的價格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還有一種采用反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比較輕便,但是口徑小,不適合做主力鏡。
5、最近觀測距離:觀鳥愛好者通常都希望有較小的最近觀測距離,以便觀察隱藏在灌木叢或草叢中的鳥。采用屋脊棱鏡的雙筒望遠鏡,其最近觀察距離可以做得比較小,通??梢越?米(比如森林人高配8X32最近觀測距離可達1.2米),采用反保羅棱鏡的雙筒望遠鏡的最近觀測距離甚至可以低于1米(比如賓得蟲蟲鏡,最近對焦可達0.5米)
6、調焦類型:在觀測林鳥的時候,鳥與人的距離是忽遠忽近。只有采用調焦才能適應被觀察物距離的快速變化。有些調焦的保羅棱鏡雙筒望遠鏡(比如施華洛世奇的HABICHT 8X30 雙筒望遠鏡),為了實現防水結構,對活動目鏡采用O形圈密封,導致調焦阻尼偏大,長時間操作會讓手指酸疼。至于左右調焦的保羅棱鏡雙筒(比如望遠鏡),調焦速度非常慢,不適合觀察移動迅速的鳥
7、防水和防震:觀鳥活動往往都在戶外進行,觀察環境多變,選防浸水的雙筒鏡,這樣才能使鏡子內部保持密封干燥,不起霧不長霉,提高望遠鏡的使用壽命。對于表面包膠的雙筒鏡,不但防震效果好,確保光軸穩定,握持起來也舒適。
8、鍍膜:對保羅棱鏡來說只需要鍍增透膜就足夠了,對屋脊棱鏡來說反射膜是必須的,要獲得良好的效果,除了鍍增透膜還需要鍍相位膜。所以在選擇望遠鏡的時候,有必要了解望遠鏡的各種鍍膜情況。
增透膜:當光線穿越玻璃和空氣的接觸面時會發生反射,不僅會降低成像的亮度,還會降低成像的對比度,令圖像的清晰度下降。所以需要在接觸面鍍增透膜來降低反射。有時工廠為了節省成本會省略內部表面的鍍膜,或者采用簡單的單層膜,采用多層膜會明顯降低光線的反射,國產望遠鏡的多層膜往往呈現為幽暗的綠色反光。一架好望遠鏡應該在所有的有必要的表面均鍍上多層膜,這種望遠鏡會標明是FMC鍍膜,但是基于目前國內的商業信譽,即使標明是FMC鍍膜也不一定是真實的。

相位膜:屋脊棱鏡會將光路中的光線分成兩束,在相遇時相位相反發生干涉導致成像模糊,相位膜就是為了補償相位差消除干涉,采用這種鍍膜后可以。
相位膜實拍:
反射膜:屋脊棱鏡中有一個面是無法全反射光線的,必須鍍一層反射膜來反射光線,常規的處理方法是鍍鋁膜,優點是不易被氧化但是反射率低成像偏黃,也可以鍍銀,優點是反射率比鋁膜高,但是有被氧化的風險,成像依然偏黃。目前方法是鍍電介質膜,這種鍍膜穩定性好,反射率高且隨波長的變化波動小,所以成像明亮不偏色。
9、 眼罩和出瞳距離:對近視眼/老化眼/散光的鳥友來說,觀鳥和在陽臺看風景不同,陽臺觀景時眼鏡可以摘下來慢慢調焦,而觀鳥往往先戴眼鏡搜索到鳥兒后直接使用雙筒鏡觀察。因此需要一個可翻折或者可旋升的柔軟眼罩,否則無法觀測到完整的視野。很硬的眼罩會令人非常不舒服。另外出瞳距離也不要選太短的,15毫米以下的出瞳距離會迫使觀察者把眼睛緊密的貼在目鏡后面,否則就看不到完整視場。
雙筒望遠鏡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如果希望觀測到更多的細節或觀測水鳥,那就需要一架高倍的單筒觀鳥鏡了,對單筒觀鳥鏡的要求如下:
1、光學類型:必須選短焦距的折射式望遠鏡,并采用防水結構。其體積小重量輕,成像銳利,耐用性好?。ǚ瓷涫胶驼鄯凳揭话愣加迷谔煳耐h鏡上,操作復雜、體積重量非常大、成倒像、可能在鏡身側面觀測、不防水,因此不適合觀鳥或者觀景)
2、物鏡口徑:口徑在50-100毫米之間比較適合,口徑與望遠鏡的體積、重量、倍數密切相關。太小的口徑會導致望遠鏡的有效倍數太低,起不到觀測的作用,大的口徑則意味著較大的體積和重量,對觀鳥人來說背個大家伙爬山涉水可不是件輕松的事。目前主流觀鳥鏡的口徑都在80毫米左右,選65毫米左右的口徑會比較輕便,配套的三腳架和云臺也可以輕便些。
3、物鏡材料:單筒觀鳥鏡的物鏡會采用ED玻璃制造,單筒觀鳥鏡的物鏡會采用螢石制造。ED玻璃和螢石的價格昂貴,而且加工成品率低,所以售價也很貴。ED玻璃和普通光學玻璃比,可以有效的減少色差提升成像的清晰度,尤其在高倍狀態下提升更加明顯。而采用螢石比ED玻璃的效果更好。
4、目鏡:單筒觀鳥鏡往往自帶變焦目鏡(倍數一般在20-60倍),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好的變焦目鏡視野會比較大,畸變比較小,出瞳距離也比較長。還有部分單筒觀鳥鏡提供不同焦距的定焦目鏡作為選配件,用它可以獲得更好的觀測效果,但是切換倍數時操作繁瑣。另外和天文望遠鏡不同的是,各品 牌觀鳥鏡的目鏡基本都不通用。
5、增透膜:采用增透膜還可以提升成像的亮度和對比度,減少耀斑和眩光,令成像更加明亮清晰。好的增透膜往往呈現幽暗的綠色反光。有些單筒觀鳥鏡基于成本考慮,在內部鏡片的表面并不鍍膜(外部鏡片的表面鍍膜很容易識別,所以一般不會偷工減料),或者只鍍藍色的單層增透膜。建議優先選擇FMC鍍膜的單筒觀鳥鏡。
6、鏡身材料:機型會采用鋁鎂合金來制造鏡身,牢靠輕便。常見的機身都是用鋁合金制造的,既便宜又牢靠,密度只比鋁鎂合金大一點。而低端觀鳥鏡的鏡身往往采用塑料制造,成本非常低,但是容易老化變形。穩定的鏡身結構是光學的保證,也是耐用性的保證,建議選擇金屬鏡身的單筒觀鳥鏡!
7、充氮防水:這是一項非常普及的技術,在密封的望遠鏡內部空腔中注入干燥清潔的氮氣,防止望遠鏡內部起霧長霉和灰塵水份的侵入,可適應氣候多變的野外環境,大大提高望遠鏡的使用壽命。
8、斜筒VS直筒:一般建議選斜筒作為觀鳥鏡,觀測角度合適。如果選直筒必須把三腳架升高才能夠得著眼睛,這會降低穩定性,觀測角度也不舒適。不過直筒比較適合連接相機或者手機拍鳥,因為視線和望遠鏡的指向是一致的。
9、三腳架和云臺:很多新手都忽視三腳架和云臺的重要性,往往不舍得在三腳架和云臺上花錢。選擇輕便牢靠的三腳架非常重要,輕便可以減少野外跋涉時的負擔,牢靠可以提高觀測時的穩定性,碳素三腳架是合適的選擇。配套的云臺不要選球臺,要選單柄控制左右和俯仰的攝像三維云臺,其操作是最簡單的,條件許可建議選液壓云臺,運行最流暢。
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需要雙筒觀鳥望遠鏡的朋友請聯系云南普洱雙筒觀鳥望遠鏡廠家。